《新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刘迦颖
此次新课标在课文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等方面,相较于以往更注重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新修订的课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现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强调的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属于一个整体。思维能力的提升,文化的传承,审美能力的培养都是建构在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上。
在审美和思维相结合下,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创造美,一次次优质的板书,一个个创造灵动的思维导图,将带给孩子们美的欣赏,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的提升,在教学时,通过各种体裁不同的文本,带领学生感受语言独特的美,透过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段,启发学生揣摩,品味,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审视文字所展现的画面,产生对自然、风光、祖国河山的热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新课程标准总目标的学习中,我觉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应该按照目标,将自己的教学落到实处,以目标为主线,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
一、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及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我会注重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积累。
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量的黄金期,在教学中给学生渗透多种阅读方法,通过有效指导,整本书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平时,引导学生从不同媒介获取阅读经验,感受文字和作品带给我们的智慧和审美创造,让学生诵读大量的诗词和古文,充分感受祖国的传统文化,学会积累,加以应用,思维才会更加活跃,语感才会得以提升。为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例如:读书分享、好书推荐、经典诵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手抄报、ppt评选活动等,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奖励机制,达到学生积累阅读兴趣。
三、语文生活化,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生活处处有语文,例如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新课标”是我们教学的载体,我们是“新课标”实施的舵手,如何利用并落实好“新课标”,为国育才,为党育人,我们还要不断摸索,思想意识更新了,行动也要跟上,在教育教学的路上,我们要任重道远,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