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翻看书柜上的书,翻到《红烛于漪》一书,被书中记录的点滴故事深深吸引。
书中的主人公是于漪老师,她躬耕教育事业60余年,推动全国语文课程教学综合改革,坚持教文育人,研究教师教育,培养一大批青年教师,是上海和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
一辈子能碰到几个好老师,实在是人生之大幸运。很幸运,在读书的时候,我遇到了很多恩师,他们在我的求学生涯里对我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从小便坚定自己也要像他们一样,成为一名老师。读了《红烛于漪》,我更加相信老师在孩子们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
于漪大学里读的是教育系,后来因为工作需要,改教语文。为了教好语文,于漪一方面“自学大学中文系专业课程”,一方面“从不同途径借鉴教学方法。回想当初中学的语文课上,老师是怎么教的,把记忆中的课堂精彩片段打捞出来”,同时还“从外部寻找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传统教法是什么,流行教法怎样,国外怎么教母语,比较利弊得失,形成自己对语文教学的新认识”。
经过反复摸索、总结、实践、反思,于漪的语文课堂令人心驰神往。于漪的学生们毕业十几年后,仍然对当时的语文课堂记忆犹新,能够“把当初讲授郭沫若的《长江大桥》时的板书背出来”;老师当时讲授课文《文天祥》时所说的话,也都“一声声,一句句,印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一辈子受益的精神财富”。
于漪主张教学民主,“学生每周要写周记,可以谈个人进步,也可以给老师提意见”。孩子们所提的意见,于漪都会给予重视,如果确实是自己做得不对、做得不好,不但及时改正、完善,还会公开向全班同学作检讨。对于学生们提出的一些知识性的问题,不管是文学的、艺术的,还是科学的、军事的,甚至是关于某位音乐家的评论、某幅油画的鉴赏、某个兵器的知识等等,于漪都认真对待,如果自己一时无法回答,则老老实实承认自己的不足,课后再去查询推敲,和学生们一起努力,探究深层次的答案,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于漪对教育事业的贡献,并没有止步于自己的课堂、自己的学生,而是通过自己的鼓与呼,造福整个教师群体和整个教育界。
作为教师,于漪先后发表《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把语文课上得实惠一些,朴素一些》《既教文,又教人》等文章,推动语文教学改革。作为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后转制为杨浦高级中学)校长,于漪“从自身做起,当好‘教师的教师’,为全校做榜样”,使学校面貌大为改观,“把一所起步不高的师范学校,办得有声有色”。作为人大代表,于漪为“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增强教育质量而呐喊奔走”。于漪退休之后,仍然负责上海市名师基地、德育基地、种子教师基地等多个平台的教师培养工作,“真正做到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教育”。
于漪的故事还有许多,她怎样锤炼课堂语言,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她在教学事业上的辛勤耕耘,她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她对后辈教师的指点提携,她对教学改革的认识与思考,她对子女的言传身教……这些故事在《红烛于漪》中都有极为生动的描述,也给人很大启发。
捧读《红烛于漪》,我不仅看到了身为教师的于漪,更看到了于漪身边的教师群体,仿佛还看到了自己的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大学老师,看到了他们给予我的精神支持、赐予我的成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