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其他文章
人文关怀——教育者心中不灭的灯塔 ——读《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有感
发布者:邹欣发布时间:2024-06-23 17:35:38阅读(202) 评论(0) 举报
灯塔,是黑暗中的指明灯,为前行者指明前进的方向。黑暗中摸索,若没了灯塔的照耀,空有满腔热情也只是横冲直撞,难见成效。前进的道路需要方向的指引,而教育亦如此。但如若问我,教育征途上的灯塔是什么,脑海中蹦出的第一个词便是“人文关怀”。一个教育者只有始终保持以生为本的信念才能真正在教育事业上有所收获,渐行渐远。它,便是教育事业的指明灯,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心中永不熄灭的灯塔。其实这种观点在古今中外优秀教育家的思想中都有体现,而它也是我读吴非老师的《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后最大的体会。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从题目就可以看到作者聚焦的是最底层的课堂教学,也是与教师、学生密切相关的一线工作。美国学者古德莱德将课程分为五种类型: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理解的课程、实行的课程以及经验的课程。第一种是专家学者设计的课程,是一种理想状态的课程;第二种是政府部门结合相关专家理念以及社会要求正式制定、要求实施的课程,因此叫做正式的课程,它与理想的课程相比更具现实性,但这种现实性在当前社会风气下又往往表现出功利性;第三种是教师所理解到的课程,它与正式的课程也是不同的。在正式的课程与理解的课程之间常常存在着差距,这也是很多教育政策在一线得不到很好实施的原因之一;第四种是实行的课程,也就是老师理解的课程真正在课堂上的实施情况;最后是学生体验到的课程,老师在课堂上所教内容并不完全等于学生所接受到的课程。经验的课程是最底层的课程类型,也应该是课程评价最应关注的方面。吴非老师的《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不是从顶层设计上空谈课程体系,也没有紧追政府文件解读教育走向,而是作为一个真正来自一线的教师,从自身的经验出发阐述了他所理解的课程、他所实施的课程、以及他希望学生所要体验到的课程。这样的作品更能吸引我、指导我、启迪我。
吴非老师开篇介绍本书时说到“这本小书,收录的是我近年对课堂的一些思考”,而他用“人与课堂”这样的题目来作为全书的序,“人”这个字眼便开篇立意地凸显出来。《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作者似乎是在回答课堂一线教学的表象问题,但实则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教育哲学。而“人”便是这课堂永恒不变的主题。事实上,这一看似简单的道理在教育发展历史上却是经历了长期曲折的探索。励雪琴教授就曾在《教育学是什么》一书中谈到教育学领域有着对人的四次发现。在宗教统治的时代,人被认为是生而有罪的,是要不断受到惩罚的,因此,人类是不具有可教性的,只能由宗教来教化,靠祈祷来赎罪。之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了“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主张,认为人的心理是种子,是具有无限的能量的,具有着神圣的可教性。而且只有受过教育后,人才可以称为真正的人。之后,部分阶层的人开始接受教育。但是,人类只是被动的接受,将听话、盲从、奴隶般服从作为价值标准。教育者可以随意的鞭打、辱骂学生,受教育者没有自主性,受到的是非人的待遇。而卢梭的爱弥儿教育提出我们要尊重儿童的主动性,适应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解放儿童的天性,将儿童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独立人格,同时具有差异性的个体看待。卢梭的自然教育可谓是教育史上哥白尼式的改革,为教育重新审视人的角色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但是卢梭的教育理想遭遇现实时,却又被狠心抛弃。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教育对象的扩大,集体教育取代个体教育,新的背景下,灌输式教学盛行。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为中心、教室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主宰着教育领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杜威为我们带来了教育史上的第三次对人的发现。他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提倡做中学。教育往往是由于过多的被外在目的所束缚才失去了对学生的关注,因此,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提出“教育无目的”的思想,当然他这里的无目的并不是指教育完全没有目的性,而是倡导教育在其本身以外不去寻觅别的目的,把教育当作别的目的的附属物。励老师在书中提到的第四次对人的发现是顺应时代要求而来的终身教育理念,提出教育对象不仅仅是儿童与青少年,而应还应包括成人,是从摇篮到坟墓的过程。
在教育对人的态度上,我们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然而可悲的是,当前的我们似乎又走回了老路,正在重蹈覆辙。“为考试而教”的现象在全球风靡,实用主义的学科内容充斥课堂,竞争的口号标语布满校园,而本应处于中心的学生却很难见到踪影。而在我看来,吴非老师的《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正是从一线课堂的角度呼吁关注教学的主体——学生,呼吁回归永恒的教育主题。
全书共有五章,仅从各章的标题就深刻体现作者的人文关怀。第一辑——课堂,与未来有关。在作者看来,教师的目光不能局限于这堂简单的课,而要想到它可能关联到的学生的未来,不是考试,无关利益,不求成功,只为让学生获得兴趣,开启思维,去探寻未知的世界。这里的未来是学生的未来,是作为独立个体的未来,而不是谁的附庸,也绝不仅仅充当谁的期望;这里的未来是广义的未来,是影响终身的,关乎兴趣、志向、理想,而不仅仅是生活、仕途。因为我们的教育不能太功利。“如果总是和儿童谈‘利’,会他丧失学习的兴趣。如果在他迈出每一步之前都告诉他‘你不能输,如果你输了,你的人生就完了’,儿童便没有梦也不想做梦。无梦的儿童,没有朋友,只有对手;没有合作,只有竞争;没有高尚的追求,只有利益;没有快乐,只有成功……”而成功不代表幸福,成功也不是所有人追求的未来。
第二辑——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作者向我们阐述了他关于课堂方方面面的思考。但唯一不变的是“师——生”关系。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就是在回答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开展教学,但从书中,我并没有得到明确的回答,相反,作者告诉我的是课堂不是能完全按部就班进行的。你可以预想,也需要准备,但更需要课堂上的随机应变,这是一种课堂智慧,但背后隐含的更是教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第三辑——照亮课堂的光。在我看来,这一章作者想告诉我们的就是课堂中的关键点。而从目录上,我们便可得出,在吴非老师眼中课堂上的关键点便是培养学生的关键品质:批判思维、质疑、独立思考、辨明真理、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探究精神等等。用作者的话来说所有这些就是为了让思考点亮课堂。这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是多么的不同。也只有真正为学生全面发展考虑的教师才会将这些作为课堂的重心。
第四辑——常识常理常情。这一章作者主要讲述了一些他认为的教学中的常识问题,但实际上这些问题又真的有多少人在贯彻落实,有多少“常识”被一线教师铭记心中。作为一位新教师,吴非老师所提到的许多常识让我如同醍醐灌顶,幡然醒悟。比如在谈论培养阅读习惯时,他说到“社会(也包括学校)误把‘阅读’当作‘语文科’的教学内容,而没有认识到它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基本能力。”也就是弄错了阅读与语文的关系。又比如一些老师奉行的低分政策,在作者看来就是一种整学生的行为。
还有一些学校一味追求特色课程,但作者却认为“特色”过多,有可能反教育,反规律,反科学。“试想,一名小学生,每天在学校上七八节课,每门课的老师都凭千奇百怪的‘特色’上课,小孩子吃得消吗?我接触过这样的小学生,虽然他说不出课上的那些‘特色’,但他会埋怨‘活动多’、‘作业多’、‘花样多’。一个从小被‘特色’泡大的孩子,很有可能渴望平庸的安静。
关于教学方法作者谈到“这个‘式’与那个‘法’,谁爱发明爱总结,爱申报爱挂牌,是个人自由。但作为专业教师,应当有辨别能力,对自己的课堂要有自信,尊重学科的严肃性,始终与常识为友。”
对青年教师,作者也给出了谆谆教诲“青年教师所学知识比老教师新,上课要有自信,不要缩手缩脚的,不要‘每事问’,北方俗语‘傻子过年看隔壁’,自己观察、选择,也能差不离。但是,千万不能看了老教师的示范,自己才敢上这节课,那不是独立工作,而是照葫芦画瓢,简单模范。”
关于磨课,吴老师也有独到的见解“只要是有心人,慢慢上,慢慢学,上着上着就悟出门道来了。如果你‘磨课’,用很大的精力去反复‘磨’一节课,很可能也只能上好这一节课;因为‘磨’至多只能‘得技’,很难‘成道’。有些经验(或技艺)未必能够复制,换节课可能会有新的问题。”
关于教参,吴老师说到“所谓‘教参’,不过是初上讲台者的一点支撑,路有点滑,走不稳,怕摔跤,要用根手杖;新教师上课没什么把握,有本书参考一下,有个‘模子’仿制一下,得点启发,至少可以不出错。几轮教下来,教参便成鸡肋,放在那里“备用”而已。没有教参,往往才能看出教师的真功夫。”
而关于听课,吴老师更给出了不一样的理解“我觉得过多的听课,交流未必有多少好处,教师需要有独立阅读和思考的时间。”
这些于作者而言常识性的认识却解决了一个新教师的许多疑惑,感谢在我教育事业起步的阶段遇到了这本书,遇到了吴非老师。
第五辑——这些,和课堂有关。这一章在我看来是作者讲完了他认为课堂应遵循的常识后,提出的一些课堂上的教学错误,如推门听课、装修过度、总想着表演、操控学生感情、假课,布置作业却不批改、过早唤醒、错误的听课方式等。这些内容实际上是在直接指出当前的一些不当课堂教学行为以引起教学者的关注。在这一章,尤其是过早唤醒对我启迪深刻。我们常常希望学生能听话懂事,能按照我们希望的方式成长,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总期盼着收获的那一天,但是我们在殷切期望的同时却忘了儿童有其发展的自然规律,不可逾越的规律,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强烈期望便能尽如人意,我们在热切期望的同时也要学会等待,耐心的等待他们的自然成长。吴非老师说“最高的境界,可能还在于教师能不能判断并抓住最有利的时机‘唤醒’,而不是喋喋不休地在学生耳边聒噪。”“同时,唤醒一个孩子,告诉他黎明到了,睁开眼睛,可以看到美丽的日出,带上他走上散发着芬芳的大地,让他去发现生命的迹象……但必须记住,他刚刚醒来,他的手很小,捧不住太大的东西,他的脑袋里能装下惊奇,装不下深奥。他刚刚醒来,就把一大推连你们也不能接受的主义、理想、成功、励志说教统统推到他面前,如果那样,真不如让他继续睡着。”
书中作者长期实践经验融合而成的思想精华,给了我深刻的启迪,解答了我许多的疑惑,也指引了我前进的方向。作为一个新教师,我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实践,内心深处难免些许惶恐。但吴非老师的这本书却适时地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因为,我知道了专家老师的成功之道。他们同样是从稚嫩走向成熟,在这个过程中也都经历了摸索与曲折,但只有永远保持那颗以学生为中心的心,坚持平等对待尊重学生的信念,你便能走进学生的心里,走向教育事业的辉煌。人文关怀将会是教育事业上永不熄灭的指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