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城教育网络研修平台

杭州市采荷第二小学

>学校首页>新教师培训>第三年教师>内容详情

2022年3月 四年级数学 姜芳琳 《乘法分配律》

发布时间: 2022-03-23 07:54 发布单位: 杭州市采荷第二小学 浏览量: 389 【公开】

本次会所课教学的内容是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这是几大运算定律中学生最难理解掌握的。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依托情景,理解含义。

为了突破难点,最开始试教的时候,我用了几组生活中的实例:三年级探究周长的计算公式:a✖️2+b✖️2=(a+b)✖️2;长方形长增加了c后,整个大长方形的面积:a✖️b➕a✖️c=a✖️(b+c);书本上的课例植树求总人数,25✖️2+25✖️4=25✖️(2+4)。从意义的角度理解不同的算式表示的含义,发现这些算式都是相等的,再提炼出乘法分配律的模型。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不同情景的算式含义理解是比较清晰到位的,但是最后总结出规律以后,在应用的环节显得比较吃力,和“乘法结合律”还是很容易混淆的。所以,在接下来的试教中,我又转变角度。

二.结合图形,凸显意义。

从实例出发,孩子们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模型的提炼比较生硬、公式化。那从乘法的意义角度去考虑呢?所以,我又做了第二次尝试:给学生一些点子图,让学生求这里一共有多少个?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剪拼,从乘法几个几的角度说明算式是否相等。在这个过程中,在图上,关注怎么拼?(得把一样多的一边拼在一起,才能形成规则的长方形);在算式中,反复追问:为什么相等?因为表示的几个几的含义是相等的。在这次试教中,学生对于算式表示的含义理解得非常透彻,也明白了为什么能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以及它的好处。

三.图形与情景结合,突出含义,巧妙应用

在经历了这两个版本的试教以后,发现各有各的好处,那么我在思考,这两块内容是否能够融合在一起,使得课堂既能借助图形深入理解算式背后的含义,以及它们相等的原因;又能在之后巩固环节,帮助学生顺利地用好乘法分配律呢?

其实,这是可以实现的。也就是在前面,依然用图形帮助理解/分析算式相等的原因,认识了乘法分配律以后,可以在在练习之前,先来回忆一下:过去我们学习的哪些知识,用到了乘法分配律呢?

(1)学习竖式计算的时候,24✖️36,先拿6✖️24,再拿30✖️24

(2)学习周长的时候,长✖️2+宽✖️2=(长➕宽)✖️2

(3)学习面积的时候,面积增加后是多少?长✖️宽+增加的长✖️宽=(长+增加的长)✖️宽=总面积

(4)......

既有图形的深入,又有情景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熟练乘法分配律。

IMG_6931.JPG

image

image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版权所有: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 技术运营支持:武汉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1 scjsyx.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5015583号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