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城教育网络研修平台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丁蕙实验小学

>学校首页>教师园地>教师文章>内容详情

教育之“工具人”和“目的人”

发布时间: 2021-10-21 08:17 发布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丁蕙 浏览量: 563 【公开】

一、概念界定

(一)在管理学上

“工具人”和“目的人”在管理上有着比较直接的对比。

在管理思想发展过程中,有过一种把人视作企业经营的工具,研究人是为了提高人的工作效率,从而更加有效地完成企业任务,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1],这种是“工具人”的认识,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应的管理模式。

到了现代,随着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革,“工具人”的认识主导下管理模式逐渐被文化引导、价值认同等新的管理方式取代。现代企业管理需要确立“目的人”的理念定位主要依靠人性解放、权利平等、受到重视的责任感从内心深处来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他们能真正做到为企业的发展而不遗余力[2]

(二)在教育上

1.教育本质的发展

中国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于教育本质的探讨大体呈现出如下趋势:工具人的隐退与目的人的浮现。中国经历了把教育本质理解为“教育即上层建筑”和“教育即生产力”,这两者一个强调教育为政治服务,一个强调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表现出对教育本质的理解过于泛政治化和泛经济化。无论是泛政治化还是泛经济化,其实都是从工具人的角度把握教育本质,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国教育的“目中无人”。[3]

有学者早在1978年就提出:教育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要重视人的培养,人是宝贵的[4]但是之后对于人的地位的探索依旧很漫长和曲折。90年代以来,人们在教育本质理解上的最大突破在于,越来越倾向于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作为目的本身的人也就是目的人开始在教育中逐步浮现。[5]教育上的“目的人”理念强调尊重人的主体价值,使教育真正站到人的立场上来。

2.“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教育教学上一直努力做好的事。“本”在汉典上的基本释义如下:①草木的根;②事物的起源,与“末”相对;③草的茎,树的干;④中心的,主要的;⑤原来;⑥自己这方面的。从“以人为本”的词源来看,其强调“人”是教育的起源和出发点,“人”应当是教育主要关注的中心。

那么回过头来,教育如何去做到这一点?其一,立足于物质,教育应当传授给学生赖以生存的本领,满足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其二,立足于精神,教育应当关注人真正需要的东西,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二、教育现状

教育在人的生存技能传授上做得一直很好。语文教给学生阅读理解和说话等技能,数学让学生知道金钱交易时的加加减减,英语让学生懂点先进潮流的外国话以便不时之需,到了大学的专业学习,各个专业开设的课程最终都指向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今后寻找生存饭碗的基础和保障。然而,在自小到大的教育中,有多少人能够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能在学习各种技能的同时从中体会到自己学习的目的以及由此可以带来的自我价值与自我存在的意义?显然是少之又少的。

正如石中英老师在《教育哲学》一书中指出:现代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但是依旧只关注到人的“生存问题”,却忽视了人的“存在问题”。其结果是,在现代教育的作用下,现代人拥有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的生存能力,但是却越来越对生存的必要性产生怀疑。这种怀疑使得现代人的生活充满了无聊、空虚、寂寞和无意义感,从根本上威胁到人生的幸福与人类文明的进步。[1]

回到我们最初所探讨的“工具人”和“目的人”上,教育需要对人的生存提供技能培训和指导,人作为“工具人”需要这种生存和发展的技能,但是与此同时,不可忽视人作为“目的人”需要知道自己来到世间的目的和存在的意义。在“以人为本”理念下,我们重视对人有帮助的物质,也不可忽视内在精神的必要性。

三、批判和反思

教育“以人为本”,在这个理念下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作为“工具人”和作为“目的人”之间的平衡发展。当“工具人”已经成为轻而易举能够做到的时候,我们应当常常反思我们的教育是否能够造就学生达成“目的人”这一角色,是否找到了自己存在的目的和意义。答案是还在路上。

1.生命教育的缺失

源自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终极关怀,生命教育应当是学生必须接受的教育。让教育界开启对生命教育关注的叶澜教授,在她《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一书中明确提出“生命是教育的基础”“生命的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2]。不管在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缺失是很大的遗憾。

年幼的时候我们都曾问过父母,“我们是从哪里来的”,鲜少有家长正面回答,甚至都会带着玩笑的语气说“你是垃圾桶里捡来的”“你是充话费送的”,给我们小小的心灵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其实这是最好的进行生命教育时刻之一,完全可以利用家庭教育的先导性,让孩子了解到生命的伟大。儿歌《让世界因我而美丽》中唱到:“生命是上天赋予我最大的财富,我是自然中所有奇迹中最大的奇迹。”在孩子内心真正对之有兴趣有好奇心时,是告诉他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的最佳时机,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最纯净最发自内心的交流,这便是最好的教育。

史铁生说,死亡一个必将到来的盛大节日,它终将到来,我们从无躲避。我们每一个人都将从年轻气盛到暮霭沉沉,最终化成一缕清风飘散在世间。如果说出生的伟大让孩子为自己生而为人感到自豪和骄傲的话,那么死亡的必然性则是让孩子在认清了生命的真相之后,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然而如何面对死亡,我们谁都需要补课。儿时爷爷生病,没有一个大人告诉我爷爷病危,那时候所有家人都站在爷爷床后,一句话也不说,我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画面,就是奶奶把我拉到爷爷面前,轻声地告诉爷爷让他再看看我。如果我那时候知道原来爷爷是要永远离开的话,我也一定同样会好好看看爷爷。但是从来没有一个人告诉过我,他们把年幼的我和死亡隔离,以免我产生恐惧,其实这样的隔离更让我对死亡产生更大的茫然与恐惧。白岩松说:“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在我们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这一课,而死亡教育恰好是生命教育理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知道生命有终点时,一切都会变得珍贵和有价值。

生命教育是对人存在的重视,我们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总是在惊叹生命的伟大奇迹和感叹生命的短暂有限中逐渐显现出来。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不协调

语文教材上安排一篇课文,是为了让学生从课文中学到什么?是积累语言文字、好词好句,还是掌握文字表达技巧,亦或是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可能都有,但学生可能一个都不能记到心里去。因为很多教材内容其实都脱离儿童生活,在一个儿童无法企及的层面讲大道理,传递思想感情,最终将汇入茫茫知识的海洋,成为儿童眼中不值得一提的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这是官方的教材分析,表明选文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伟人的思想,从而坚定自己读书的信念。然而当代的小学生又怎能感受到革命时期中国救亡图存的紧急呢?又怎能体会到周恩来年少时的意气风发?教学内容脱离儿童的生活之后,使其无法对内容产生共情,那么自然会觉得学习语文是索然无味的,大道理的确有其称之为道理的道理,但是在儿童身上留下的痕迹,大概只是凝结成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名人名言罢了。

语文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此类课文身上,我看到了让学生学习相关语言文字、激发读书热情的工具性,却全然没有看到人文性的存在。语文作为人文学科,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价值取向、人生哲理、民族精神等,它能在思想上给人以启迪,在情感上给人以愉悦,能不断提高人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而语文人文性的存在,是语文学科能够带给学生的快乐,学习语文的行动是发自内心的目的与初衷,符合自己所思所想所需,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技能以应对考试和升学。

然而现在的语文基础教学使得学生从小便对语文提不起兴趣,随着各种文化的入侵,我们选择了增加语文在各类考试中的分数比,由此来提升社会各界对语文的重视,实际上,这里将语文彻底作为一种工具,是学生获取高分、考取好学校、由此获得好生活的工具,营造出全民学语文、爱语文的错觉。然而学生却丝毫不会从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无法感受语文的魅力,甚至在分数、考试的压迫下变得愈发抗拒。

3.教师作为“目的人”的必要性

不论时代怎么发展,依旧需要教师的存在,教师拥有各种角色,教书育人者、授业解惑者、研究者等等,其实这些角色的定位在一定意义上也将教师限定为了“工具人”——教师只是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类人才的代言人、执行者,是满足让人欲求、实现别人目的的手段,教师没有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然而,教师作为“人”也应当有其“目的人”的角色。石中英老师指出:无论是“作为神启的教师”、“作为官吏的教师”、还是“作为专业的教师”,他们在意识中都将自己“功能化”了,将自己看成是肩负着某种特殊的社会功能的人,而没有注意到教师也是“人”,并作为“人”而存在着。[1] “目的人”在教师身上的体现,同样是关注教师作为“人”的需要和尊严,把社会工具价值的实现与教师个人成长的快乐、自我价值的实现联系起来,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将角色自我与个性自我融为一体,使教育教学成为张扬个性、肯定自我、升华精神、展现魅力的幸福事业。

我鲜少看到职业满意度很高的教师。我们全班都采访过小学一线教师,了解其职业满意度,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中下水平,很多被采访者都表示这个职业多年如一日,所做的事情平平无奇,刚开始的热情全部都被现实打压,之后又会碰到职业倦怠期,老师当着当着,仿佛就到了快要退休的年龄。但是也有例外。我在小学见习的指导老师之一舒老师,她给她自己的职业满意度打了四颗星(满分五颗星),这是少数对自己职业表示满意的一线教师,舒老师不是在活力满满的职业初期,而是步入了十五六年教龄的职业中期。她说她喜欢这份职业,在她任教期间她有辞职去参加过其他工作,回首发现自己最爱的还是讲台,她说和孩子们在一起很快乐。在某小学的这几年,舒老师表示自己在专业发展上有很大的进步,年轻时获得小小的成就就会开心满足,时间久了感觉淡了,但是她发现自己依然在成长,无论是教学水平的增长,还是任教心态的变化,发展到现在都是她比较满意的状况。所以带着这种心态,处理起学生间的琐事、教学上的难事等等都会顺心很多,也使得她一直保持着由内而外的年轻气质。

为什么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职业满意度?为什么在我们所能了解到的大部分小学一线教师都对职业满意度不高?大多数教师经过多年的历练,专业发展肯定都有,各种荣誉也都略有涉及,经验也早已从经历中总结凝练出来,但是找不到自己存在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仅凭着教书的一腔热血,终究是要被现实压垮的。在教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始终扮演着“工具人”的角色,把书教好、把学生带好、把指标提升,都是教师天天年年要面对的事,却忘记了“目的人”这一角色,教师作为“人”需要考虑到自己在职业上的幸福和快乐,教育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也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行动符合本心,要看做是目的,而不能永远是手段。在仅仅是“工具人”的教师培养之下,学生大概也很难成为“目的人”吧。

四、结语

我们把教育问题放到哲学的角度来看,虽然深奥但是总能找到事实依据,教育哲学拓宽了看待问题的角度,同时也凝练了思想。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有其意义和价值,切莫仅仅考虑生存,而丢失了内心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赵英.从“工具人”到“目的人”的必然性[J].现代企业,2007(12):9.

[2]王慧.工具人的隐退与目的人的浮现——中国教育本质研究60年[J].中国教师,2009(19):18-21.

[3]于光远.重视培养人的研究[J].学术研究,1978,(3).

[4]石中英著:《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4页。

[5]叶澜,郑金洲,卜玉华.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37-140.

[5]石中英著:《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5页。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版权所有: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 技术运营支持:武汉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1 scjsyx.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5015583号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