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其他文章
蒋秋华 刘慧∣ 构建“浸润式”课程美育新样态
发布者:沈传胜发布时间:2024-09-29 15:38:11阅读(2436) 评论(0) 举报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在人的品格塑造、智慧启迪、情感发育、心灵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校美育,是审美素养培育的主阵地,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2023年12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提出美育教学改革深化行动的举措,倡导“构建完善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协同推进的美育课程体系,遵循美育特点,突出价值塑造”。
课程美育,是指将审美活动落实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通过丰富的校园环境的营造,设计具有吸引力的课程,充分挖掘学科美育功能等,让学习过程具有审美性、趣味性、思想性;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全身心投入,获得有意义的经验和收获;帮助学生在美育的熏陶和感染中提高综合素质,完善人格修养,获得全面发展。
这种美育不仅仅是艺术教育,更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模式,以“渗透、感染、滋养”为手段,以美育浸润学生,让学生身心更加愉悦,活力更加彰显,人格更加健全,实现从传统小美育的认知走向“浸润式”大美育的实践。
01
“浸润式”课程美育核心要义
随着学校美育的不断深入,美育的外延也在不断地扩展。“浸润式”课程美育通过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学科与学科谋融通,为学生提供感性、直观、具有想象力和审美性的课程体验,潜移默化地温润心灵、陶冶情操、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从而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它不再是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性课程实践。它具有以下核心要义:
(一)知、情、意的统一性
以美育人的过程,就是要让学生在遇见美、欣赏美、感受美、表达美的过程中不断地追求美好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让他们认真观察、仔细倾听,通过动手、动脑来积极思考和表达感受,培养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这个过程包含知识习得的认知经历,是主体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发挥,带着个体的特征;这个过程也有情感的发展,包括情绪、情趣等的发展,体现主体的具身感受与体验;这个过程还带有主体的意志和意向,体现为实践活动时的目标与完成度。知、情、意三者统一,给学生带来了学习的愉悦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真、善、美的一体化
知情意统一的学习过程是生动丰富的,它带来了三种与之相匹配的价值——真、善、美。真关乎知,善关乎意,美关乎情。求真、向善、臻美,是人与生俱来的需求,学校美育基于人的本性,朝向人的发展,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度出发,以美育为主导,怡情养性;开阔眼界,增添智育的活力;锤炼体格,促进身心健康;积极实践,理解劳动创造美的内涵。
马克思说,人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学校美育应充分发挥真善美的一体性,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体现美育在培养“整全”人的过程中的积极意义。
02
“浸润式”课程美育的时代价值
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当下人们在教育认知中存在的重智育轻他育、重结果轻过程等现实问题,美育以不断开阔的审美境界支持人的心灵自由、人格完善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有其独特的时代价值。
(一)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审美教育并非只针对专业人士和艺术专业的教育,而是与人的情感、想象、思想、意志、性格等息息相关的教育体系。
因此,课程美育可以调节因过分注重智力发展带来的弊端,调适因过分注重学科专业而带来的单一性,调解学科之间的相对孤立的问题。
“所以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蔡元培的美育观,更是将审美教育置于“立人”的关键。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美育在调和五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与此同时,学生感性和理性能力的发展也得到了进一步调和。以知识学习为目的的教育往往偏重于理性,更多地强调知识的传授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感性的培养。
而课程美育则能够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感性和情感表达能力,实现人的理性素质与感性素质的协同发展,使他们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二)形成面向人人的发展模式
课程美育的初心使命是将美育作为一种普及性课程,实现美育内容的全覆盖。通过对美的内容的筛选、渗透、融合,形成适合教育的内容体系,通过适当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接受审美教育,形成审美意识。
它不是某个人、某一项艺术特长的发展,而是通过建立丰富的美育课程内容,给予多样化的美育形式与机会,通过感知、体验、欣赏等方式发展审美素养,是一种人人都可以享有的教育。
面向人人的课程美育,要敢于突破统一、固定的教材和评价标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我表达,以多元审美激发个体内驱力和创造潜力,助推学生的精神生长,唤起学生内在审美本能的觉醒和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为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和评价标准提供可能。
03
“浸润式”课程美育的实践样态
课程美育“浸润式”展开,是目标,也是路径。旨在通过建设更为自然、丰富、完整的课程场景及课程体系,全方位、多学科、多角度协同,建构“大情境”,设计“大任务”,面对“真问题”,将美育融入学校生活,融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潜移默化彰显育人实效。
(一)设计课程场景,供给一种“自然而然”的美育生活
“浸润式”的课程美育首先需要一个“场”,这个场是指一个“场域”,作为一种物质存在,其应该具有美学气质,看得到生命的存在;这个场也是一种“情境”,使环境与物质、生活以及人之间形成联动,交融一体,产生积极的教育气象。由此可以形成审美文化场,生长出一种“文化”,表达一所学校的价值追求与教育哲学。这些是课程美育逐步形成的基础。
张家港市实验小学以美学作经纬,造就一座“小径分岔的花园”,构建以“百草园”“会呼吸的路”等为代表的具有自然美学精神的课程空间,以“三味书屋”“梦想艺术馆”等为代表的美育课程场馆,以“学校、班级、社团”等为主体的多层级课程体验场,优化“时时、处处、人人的美育育人环境”。
同时,为实现场景设计由自然景观到课程资源的转变,学校精心设计了3种路径:
一是精心设置审美对象。我们将校园里隐藏着的教育资源,转变为无数种学习情境。一个角落、一棵树、一个池塘、一个小动物,都可以建构成重要的学习项目。我们将一棵枯树设计为001号教师,使之成为生命教育的现场;池塘水质成为研究水的净化的项目学习资源;湖心小岛上白鹅生的蛋成就了“一枚鹅蛋的使命”的综合课程等。
二是激励审美活动的发生。我们鼓励学生进行校园的“探秘”与“美学散步”,从教室到校园,积极推动学习与生活相互缠绕的教育。从个体到学习者共同体,学生深度参与基于真实问题的项目研究,展开更具参与性和合作性的学习实践。
三是课程美育的资源供给。在一个生长型的校园,四季景物更替、不断创造的故事场景等都为课程美育提供源源不断的课程资源,引导每一个人参与挖掘、创造课程资源的行动,使学习具有创造性。
1.课程场景涵育审美发展
当校园成为一个巨大的审美文化场,就会触发学生的感官,支持他们去完成与自然的交融,与物、人的对话。
以审美场景激发语言学习为例。校园内有一面很大的语言墙。当学生在行走间遇见一个自然场景,如一朵花绽放或是一条小溪流欢唱,他们因此而吟咏,那些美的句子就会跃然墙上。例如:“我闻到了/校园的三月/我想站在海棠树下/做一个/卖东风的女孩”;“校门口/池塘怎么还在睡/小鱼也没醒/它定的闹钟到惊蛰才会响/我该不该跳下去叫醒他们呢”。
此时的场景已经超越了自然属性,在以“遇见”为美学行为设计的背后,是美育思想的转变。
其一是美育的“生活化”,尊重和保护了学生日常生活的直接感受和经验积累,让他们感受生活带来的具体可感的丰富意趣,发展其生活的感知力。
其二是审美的“在场性”,直接的情境性让审美活动真实可感,为学生提供了生活现实的意义感,促进审美活动的发生。
其三是美感的“新奇度”,熟悉的事物往往容易导致感知的钝化,助推学生去“遇见”就是促使他们跳出常见的生活表象,去获取一份新鲜的生命情绪,获得一份新的意义感知。
就像席勒描述的,“人形成感受性的方面越多,这种感受性越敏捷,它对各种现象提供的感受面越大,人就可以越多地把握世界,并且人在自身中就可以越多地发展起他的素质”。
2.课程主体促进场景迭代
动态、开放的美学场景促进了师生审美素养的提升,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感知力,更激发了他们参与、创造审美活动的热情。
例如校园里有一棵柿子树,当它作为一种课程资源,除了围绕它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柿子树、摘柿子等,获得工具性的知识之外,在审美意识引领下还可以挖掘它所蕴含的更多的课程元素。
在审美思政课程中包括:“柿子究竟是谁的?属于人类,也属于小鸟、树妈妈、天空、百草园”等,主题涉及“生命科学”“社会伦理”“价值观”“儿童心理”“审美”等不同领域;
在审美语文、艺术综合课程中,学生由一棵树生发哲学之问,生成了系列美学课程,他们在柿子树下开展的辩论、创作、展览,都是学生个体与环境联系的增强,也是文化、美学关系的深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自我与世界融合,悦纳与超越都是对美的再造,是一种超越传统学习的美育生活样态。
(二)强化课程实践,确立一种“整体关联”的美育导向
人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认知过程,人的发展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以美育作为课程育人的内在支撑力,需要彰显整体美育思维。
以美育为导向的课程实践,可通过开发审美课程群,主动实现美育内容的勾连,同时,在课程方法、表现形式、流程经过等多元化实施途径中建立“审美”这一全面育人的生长点。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基本原则中明确指出,为了落实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要“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
这对课程与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好的课程,应当是一种基于情境、综合整体、关乎审美和道德等多元的有意义体系。好的教学,应该是基于真实、激发热情、方法多样、内容丰富、精神愉悦的过程。
从课程到教学,认知内容越多元,认知方式越丰富,越多学科进行介入,才能越好地获得整体性思维,理解才能越具全局性,学习才能越有美的“意义感”和“生命感”。
1.“整合”的美育课程
在课程美育浸润行动中,艺术教育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传统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主要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等。
课程独立设置,通过分科教学来完成,是对学生进行美育工作最基本、最常见的途径。很显然,面对“大概念”“综合化”的新课程理念,对照“整体发展”的美育观,分科教学存在很多的局限性。
基于这点认识,我们深度挖掘美育课程中相关联的内容,用“整合+拓展”的思路设计美育综合课程,实现课程的有机融合。设计了“走近大师李叔同”“江南”“早安,森林”等几十门艺术综合课程。
在“走近大师李叔同”活动中,我们将歌曲、画作、书法、篆刻、影视等多个维度的内容进行整合,通过半个多月的主题学习,尝试进行大课型教学,通过影视赏析课、走访纪念馆等实施方式,实现学习从单科到多学科整合的变革。
2.“跨界”的学科课程
学科教学是“浸润式”课程美育的主要路径。在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的同时,审美导向的教学要将美的素养渗透在各学科课程中,把握各学科美的本质,通过“跨学科学习”“小项目研究”“长链条学习”等多种形式设置具体可感的学习场景,凸显学习的真实性、连贯性、趣味性。学生在领悟语言之美、数理之美、科学之美、劳动之美等的过程中增加学习兴趣,开拓视野。
我们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以“学科+”的方式,建构了“百草园课程群”,包括“园林诗学”“植物的江湖”“春天的诗会”等几十个主题。
以“桂花乐”课程为例,结合课文《桂花雨》,我们建立了学科联系,在劳动课上摇桂花,在阅读课上赏诗文、创诗作,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研制桂花美食等。
学科的关联使知识的学习立体化、认知的过程整体化、细腻美好的感情具象化,具身学习的成就感带给学生全面的认知经历、愉悦的审美体验。
3.“融合”的美育活动
面向人人的常态化实践活动也是浸润式课程美育的重要途径。在活动中,个体对美的感知更具复合性,学生的审美方式也更加多元,美的素养在探究、体验、对话、交往中形成、发展、表现。
学校根据不同主题设计不同的美育活动,如依据四季特色设计“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系列,根据节日课程设计“科学周”“戏剧周”“诗歌节”等系列,按照成长节律设计“成长礼”“毕业礼”等系列,高度融合的美育活动在充实和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发展了学生美的鉴赏力,提高学生审美情趣,让美的精神生活丰富学生生命底色、完善学生人格。
在综合性的课程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师生对话交流、动手操作、作品展示、口头汇报等方式开展评价,捕捉学生有价值的表现,尤其关注典型行为表现,通过即时性交流、定制式展览、成长档案等,在定期或不定期的总结、反思的基础上提高改进的意识与能力,实施多维评价,提升学生的素养。
(三)创新课程途径,寻找一种“相互映照”的美育突围
学校美育是社会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美育应该具有更加广阔的视域,让外部世界的资源成为学习的内容,重视课程与社会的关联,构筑社会化的美育平台,让美育最终向社会回归,真正实现美育“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功能。
1.建设校家社协同育人平台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学校和家庭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一致的行动,儿童才能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从理念到行动,校家社应更加注重相互补位、互相协同,实现美育氛围的贯通式和一体化。
我们鼓励美育资源的“引进”,例如在馆校合作项目中,文化艺术中心、击剑馆、戏剧社等资源进校园,将社会美育资源作为课程资源。
我们还积极探索常态化的“走出”,在“知还·24个村庄的节气美学故事”主题学习中,学生在24个节气里,走进24个村庄,寻访村庄故事,参与乡间劳作,了解乡村文化,感受自然、生活、艺术、人格之美。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美育与乡村振兴、国家发展有机融合,实现了认知、体验、情感的多重超越。
2.完善共研共育机制
“浸润式”课程美育通过创设各种课程实践,让学生在“感美、立美、创美”的集体活动中提升对美的感知与鉴赏能力,促进了群体性美育的开展。学生在群体中发展的个体对美的感知能力,则决定了个人审美成长的水平。因此,支持与发展个体美育能力是课程美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校设立金三角导师团,鼓励和支持个性化的课程实践;举办了300多期的私人定制艺术展,包括个人书画作品展、音乐会以及篆刻、陶艺等个人课程展;接连开展了三季“原创书”创作活动,包含学生个人日记集、游记集、家庭叙事集等。
我们还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全国展演、省市级展览馆展出等,支持每一个学生审美素养的发展。我们通过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审美发展平台,将集体学习所得与个人成长关联,使审美发展既有共性,也具个性。
美是进行自我教育的最重要的手段。将课程美育所得转化为服务他人的能力,就是自我教育的一种高层次体现。学校通过“范贤小先生”项目,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外美育服务行动,设计“学生美育课”“美育志愿者计划”等,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关心和爱护周围世界的美。
“浸润式”课程美育,是一种全景式的美育样态,将美作为目的和手段,通过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课程实践,构建适合学生生长的“童年生活系统”,激活学习和心灵的能量。(作者:蒋秋华,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南校区党支部书记、校长,高级教师;刘慧,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党委书记、集团总校长,高级教师。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重点课题“小学综合性美育课程的实践探索”(B/2023/03/148)的研究成果。)
来源|《江苏教育研究》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