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广场

登录
工作室首页 >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陈敏】以学定教,优化提升——素养导向的小学科学教学重构与优化

发布者:陈奕宏发布时间:2025-06-30 08:36:15阅读(6 评论(0

为践行核心素养导向的科学教育理念,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效,上城区陈敏特级教师工作坊开展了“核心素养指向的小学科学教学重构与优化研究课”试教活动。

此次试教聚焦五年级下册《穿的研究》单元前三课的教学重构与优化。

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陈奕宏老师执教《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一)》,陈老师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导入,聚焦力,从静止物体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到运动物体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摩擦力的认识存在误区,一开始借助将力可视化帮助学生看到摩擦力的存在,但发现学生对摩擦力仍存在一些疑问,因此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出发,组织学生感受站在水平的地面和斜面有什么不一样,进一步认识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从而更好地认识摩擦力。

杭州市澎博小学郑双老师执教《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在试教过程中从最开始罗列生活中常见物体竖直方向的受力情况,分析从静止到运动的物体的受力情况,然后感受水中浮力,导入的太直接太枯燥,学生反应平平。后来以苹果的受力情况为主线,首先引入绳子上悬挂的静止的苹果,进行受力情况的分析,绳子剪断之后对正在掉落的苹果进行受力情况分析,停在地上的苹果进行受力分析,一直到苹果落入水中受力情况讨论引出浮力,再感受浮力。先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再进行受力情况的分析,通过这种形式不断地影响学生,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氛围。

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王银飞老师执教《水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力》,最初从成人的思维角度设计教学环节,虽然教学逻辑清晰,但与学生存在一定距离,试教后调整为先从学生所熟悉的物体在水中的最终情况开始学习,先将静止在水中的三个运动状态进行梳理,再将上浮苹果与漂浮苹果的运动状态以及受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突破教学难点,推理出漂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重力之间平衡的关系。同样对比下沉和沉底的小球判断发现沉底的物体还受到了容器底部的支持力,从而改变运动状态。最后理清水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力的关系。

 

每节课后,上课教师与听课教师相互交流上课和听课感受,教研员陈老师针对每一节课提出具体教学建议,对教学环节进行精准调整和优化,与团队成员一起不断打磨教学设计,力求科学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

 

 

 

 

撰稿人:王银飞

照片拍摄:工作室成员

写评论

还能输入500个字

评论加载中...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

二维码

名师工作室移动端

  • 扫一扫,直接在手机上打开
  • 随时随地使用工作室
分享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