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关键词》读后感屠滢
发布者:屠滢发布时间:2024-02-22 14:04:15阅读(61) 评论(0) 举报
《新课程关键词》读后感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在“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部分明确指出,“体现正确的学业质量观,明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与具体体现,注重对价值体认与践行、知识综合运用、问题解决等表现的考查,建立有序进阶、可测可评的学业质量标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文本结构上新增的一个结构要素——学业质量,其实就是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标准的提出和研制是此次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的突出特色之一,它超越了每一门学科原先的内容标准,用以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总体刻画。
学业质量标准是怎么来的?
1.对学科结构运动的反思:从内容走向标准。
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给美国造成巨大冲击。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进行战后第一次课程改革。采用布洛纳为代表的结构主义主张,强调课程的学术性,重视学科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但由于课程内容忽视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导致学生学完之后无法适应社会。20世纪70年代实用主义回潮,掀起了一场回归基础的教育运动。
1989年美国州长联盟倡议编写全美课程标准,随后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正式颁布了《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该标准从学科、内容和学科能力两个维度进行构建,规定了学校教学内容。与此同时,英国这一新时期兴起了“输出驱动”的教育改革运动。提出国家课程主体,包括教学方案和成就、目标目标两部分,其中教学方案规定学生要学什么?实质上属于内容标准,成就标准规定学生要学到什么程度,实际上属于表现标准。
2.标准化运动的开展:表现标准的正式提出。
在世界各国中小学教育运动的背景下,我国在21世纪初开展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并颁布了一系列课程标准:200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版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2011年版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相较于2001年版义务教育各学科标准(实验稿),2011年把课程标准将“内容标准”的名称融合进“课程目标与内容”。但仍以学科知识体系为逻辑来组织和编排课的内容,描述的是学习内容与阶段性的结果,本质上属于内容标准。上述三套均为内容标准,虽然已经关注到学生的学习结果,但主要涉及学生要求的内容及其对应的结果,相当于对以往教学大纲的升级版,还没有构建出学科学业质量的本质内涵。
3.核心素养理念的影响: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
在核心思想理念的影响下,我国教育部于2014年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强调要研制学生发展核心思想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在此之后,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成为深化课程改革以及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的有力统领。随后颁布的各种课程标准,逐步从内容标准走向核心素养统领的“课程/学段目标+内容标准+学业质量”,反映了素养时代的育人要求。
如何正确理解新课程中的学业质量标准?
学业质量标准究竟是什么?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描述,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依据,同时对学生学习活动,教师教学活动,教材编写等具有指导作用。
学习质量标准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习结果,用以描述单元、学期、学段或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学习之后的学习结果,反映核心素养要求。第二、学业质量指的是学生阶段性课程学习习后学业成就的综合表现,是多个相关的知识点综合运用的具体结果。第三、学业质量的标准指的是结合学科课程内容来描述该课程培育的核心素养的表现。在具体情境下,运用所学的相关内容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综合表现。第四,学业质量标准是整体描述和刻画某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表现是整合取向的,用整合的思维开展命题与评分,并依据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核心素养关键表现特征做出学业质量水平的判断。
学业质量标准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是什么关系?
学业质量标准与课程目标是什么?课程目标是核心素养的目标化、拓展性表述,是课程在促进学生素养发展方面的预期目标;而学业质量则是课程目标实际上达成的情况,仅代表通过测评技术所获得的能代表课程学段目标的那部分学习结果。课程/学段目标是预期的核心素养要求,是教学前的理想,相对比较抽象,相当于“求乎其上”;而学业质量就是通过测评手段获得的事实上的学习结果,是教学后的现实,相对比较具体,相当于“得乎其中”。总的来说,课程目标是对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之后应达到的学业成就的预设和期待,是学业质量标准的方向与依据。学业质量与课程目标又是不同的,学业质量标准是在课程目标指导下,判断学生是否具备相应素养的具体指标。
其次,学业质量标准与课程内容是什么关系?课程内容包括内容要求、学业要求与教学提示,其实质是内容标准,即根据直接要教的具体内容来界定学习结果。学业质量标准是以课程内容为载体,强调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学业成就的综合表现。学业质量标准是规定通过特定课程内容的学习,学生形成什么样的能力和品格。
为了更直观的理解学业质量标准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作者把他们之间的关系看成酒品与人品酒量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把它们之间的关系看成酒品与人品、酒量之间的关系,具体见图 2-1。如果我们把核心素养/课程目标)比作人品,那么学业质量标准就是事品,如酒品、棋品等,而内容标准就是能喝某种酒的量,即酒量。人品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是一种期望。如果我们要评价一个人的人品,一种可行的办法就是通过创设情境让被评价者在情境中做事,如和他一起喝酒,可测其酒品;与他一起下棋,可观其棋品……。以此推断其人品。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就是过于强调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评价,即对“酒量”的评价,导致“内卷”问题十分严重,而忽视了对“酒品”的评价,缺少对过程与方法的关注,最终无法实现对“人品”的评价。新课标提出学业质量标准,并以其来重建评价观念与方法,通俗地说,就是要重视评价“酒品”,而非“酒量”,因为通过“酒量”无法推论一个人的人品,只有通过“酒品”才能推论人品,才能检验课程是否真的在育人。
总之,学业质量标准超越了每门学科原先的内容标准,是此次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的一大亮点,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我们应将学业质量标准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切入点,以此引发对课程教学评价的深入思考,从而推动技术教育改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