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是一门艺术,
分析,是一种能力,
研修,是一次成长。
它们都是教师读懂幼儿,
走进幼儿内心的桥梁,
更是是基于儿童视角的一段思考。
游戏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方式,而观察和分析游戏是衡量教师专业的“一把尺”。为进一步提升教师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与解读能力,5月24日杭州三里亭学前教育集团开展了园本研修阶段性汇报活动。
本次研修教师们将聚焦点落地实地观察,以“练定教”深入读懂幼儿游戏行为,通过“点,线,面”的研修模式,让每一位教师卷入园本研修,通过直观感受,深度体验,互相学习,探究孩子们的游戏行为,并进行正确的分析与跟进,让教师成为自我成长的主体,从而有效提升教师的游戏观察解读能力。
本次活动特邀:
线上:上城区教育学院发展中心研究院团队、上城区幼儿园本研修负责人、第三区域链教师
线下:杭州三里亭学前教育集团教师
碰撞、研讨——精彩瞬间
通过反复的观察、研讨,研修小团队在观察中提出自己的建议、想法,碰撞出激烈的思维火花。在体验式教研模式下,团队教师们在不断地观摩与反思中提升自己,同时也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研讨氛围。
共看、共研——进阶分享
王萍萍老师代表中班晨间自主锻炼观察团队发言
通过三大板块六小模块,在聚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不同阶段对模块的重点讨论中,一步步地明确研修当下的方向、目的和价值。在一次次模块的分解与组成中,找到了最能够支持孩子和促进孩子发展的策略。
俞清清老师代表七巧板游戏观察团队发言
老师们带着疑问通过自身体验参与玩游戏,感受无边框图所要运用的经验。并能在体验式教研后提出改进策略——对于幼儿很难把握的图形,增加辅助线,同时,增加基础图形分解图,帮助幼儿增加相关的图形组合、分解经验。
赵巾乐老师代表中班主题建构中幼儿游戏行为观察团队发言
在区翻转教研的模式引领下,教师通过循环教研,真正将主动权还给孩子,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动态发展,从而寻找幼儿游戏行为背后的原因。团队教师运用"图架"作为孩子建构游戏中隐形支架,丰富了幼儿的建构内容,提高幼儿建构技能及建构兴趣,从而对幼儿了解建构物之间的联系提供有效支持。
徐佳宁老师代表大班幼儿小组化数学游戏团队发言。
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幼儿真实的表现。团队教师通过多次观察和改变游戏的方式,在统计、分析后才发现游戏中幼儿的表现并不是最初游戏中所呈现的能力水平。三次扑克牌游戏的观察解读中,识别幼儿的数运算水平,通过本班教师的驻点观察和研修组教师的进班观摩,设计并调整游戏。
应冠男老师代表小班建构游戏团队发言
在小班幼儿建构游戏中发现问提,针对主题下的建构活动进行了三阶段的研修历程。结合小班幼儿建构游戏指标,书籍,文献等,将聚焦点落在幼儿建构技能上,通过三次的游戏观察发现问题,提出策略。当在游戏中发现瓶颈时,转变视角,你会发现这可能是孩子们游戏中的生长点。
明心、启智——金雁领航
活动最后,集团金雁教师方文艳园长做了精彩点评,方园长肯定了教师们在这一系列研修中的积极表现和进步,并向全体教师提出了继续自我研修的要求:希望在今后的实践研究中,当我们基于经验提炼出相关的策略做法时,要试着更多的给自己留出一个省略号,用新的知识观、学习观区解决问题、突破问题,和幼儿共成长。
通过本次园本研修开放活动,搭建了与姐妹园同行多方互助学习的机会,也让我们更好的成长!从表面观察逐渐向有深度的观察递进,走进游戏现场,读懂儿童成长。虽阶段性研修汇报活动已经落幕,但三幼教师追求专业发展的脚步将不断前进。
每一次学习
都是成长的修行
每一次奔跑
都只为凝聚更好的教育能力
教育的道路上
每一次新的实践都在学习、收获中启航
编辑:陈云
审核:周峻、龚哲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