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教育资讯

提升工程2.0丨聚焦技术提升,赋能智慧课堂

  • 上城区教育学院
  • 2022-05-10 09:04
  • 阅读 1134
分享到:



<sectio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1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position: 0% 37.2721%; background-repeat: repeat; background-size: 40.941%; background-attachment: scroll; width: 750.5px; box-shadow: rgba(152, 134, 105, 0.5) 1px 1px 5px; vertical-align: top; align-self: flex-start; flex: 0 0 auto; height: auto; background-image: url(" wx_fmt="png");" visibility:="">

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培训过程中,上城区始终坚持研用一体,学以致用的培训理念。2021学年第二期提升工程2.0实施学校更加关注整校推进方案的扎实落地和教师信息能力的真实提升。为促进全区构建群学群研、协同发展、服务支撑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支持体系,上城区分学段组织提升工程2.0 校本研修开放活动,并在本专栏中推出中小学和幼儿园基于整校推进的校本研修的实践经验和特色分享。

为了提升我园现代化学校建设进程,促进教师对于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专项培训的深入了解,帮助教师提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水平,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实施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通知》,杭州市东城第四(五)幼儿园开展了系列的信息技术提升工程研修活动。幼儿园以园本研修活动为载体,以分层次小组抱团+专家培训提升相结合的方式,切切实实在实践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运用水平。





一、领域研修,潜心钻研促提升


杭州市东城第四(五)幼儿园信息技术提升工程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暖绘本”园本研修,在实际运用中不断挖掘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多元应用。幼儿园以教师对信息技术掌握程度进行提升组和达人组的层次分组,每组又进行小组抱团,以小团队抱团研修的方式鼓励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时发挥所长、集思广益,不懈钻研,发挥螺丝钉精神。同时,小组钻研成果又以领域组研修为平台进行集中展示,在展示后以大组集中研讨的方式再进行精华和提升。

2022年4月18日~19日,信息技术提升领域研讨活动第二次集中研讨再次开展。各领域组团队分时段展示各组小团队研修成果并展开信息技术运用提升研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运用水平的同时,发展教师的课程创生能力。

刘淑青团队的大班音乐活动《跳舞的鞋子》利用了flash音效和动画,让音乐活动更具象,整个教学互动性强,幼儿兴趣浓厚。

黄丹迪团队的小班音乐活动《神秘的大衣》利用PPT技术创设了生动的情景,课件的呈现生动有趣,氛围热烈。


image.png

image.png


范思佳团队围绕绘本《小阿力的大学校》进行了大班社会活动展示。活动中,范老师利用PPT动画效果讲述小阿力的开学第一天,帮助小朋友们了解小学的生活,解决小朋友们对上小学的担心。

陈文婷团队围绕绘本《爱哭的云彩》进行了中班语言活动展示。活动中,陈老师利用表情动画、插入音频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云彩的心情变化,帮助小朋友直观感受云彩由悲转喜的情绪。


image.png


image.png



数学领域组中,赵慧团队在中班数学活动《蜈蚣叔叔的袜子》中围绕绘本情节,运用多媒体技术,带领幼儿走进模式的世界,感受规律之美,引导幼儿通过合作、探究认识规律的特点并尝试自己按照规律进行排序。

黄佳丽团队的大班数学活动《谁偷了包子》运用了白板技术,将希沃白板的功能活灵活现地运用了到数学运算活动中,展现了白板的交互式功能,引导幼儿自主探究10以内的运算,并结合记账比赛的游戏,带领幼儿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image.png
image.png


在教学展示之后,各领域组进行了集中思想碰撞,思考信息技术更加充分运用到教学活动中的方法。


image.png
image.png


余九莲园长对音乐教学活动设计的趣味性和适宜性提出思考,指导教师在运用信息化技术的同时,也要关注音乐教学活动自身的价值。吕可佳副园长也指出,教学活动的重点要清晰,教学过程中目的要明确,信息技术要真正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保教副主任高月老师也引导教师对教学环节中信息技术怎样运用更加完善进行集中讨论,并在活动后请黄佳丽老师对于放大镜、操作结果投屏、图形拖动、计时器、音频播放、手写笔等白板操作技巧进行分享。


二、专家引领,精准助力促提升

幼儿园信息技术提升工程的重要途径除了教师的园本研修实践性钻研外,还邀请专家开展线下培训指导,进一步提高我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与应用水平,深化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师微课的制作和应用能力。

4月8日,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副教授黄璐为全体教师进行微课制作培训。

黄教授基于微课的两重特征,形象地带教师们理解微课的定义,并通过分析一则详细的微课教学设计方案,让教师们更清楚的了解了微课的设计与操作过程。黄教授通过三种不同类型的微课视频风格,讲授了微课教学的多种教授方法,并介绍了一些微课资源,供教师们学习、使用。随后,黄教授回到了微课制作本身,通过微课制作的流程、方法、技巧三个方面与教师们详细讲解了微课的制作。


image.png
image.png


4月20日,我园邀请西湖区闻裕顺学前教育集团高业璇老师来园进行《如何掌握PPT制作技巧》的专题讲座,帮助教师挖掘PPT的多元功能和深层价值,以达到更为优质的教学效果,助推幼儿自主学习。


image.png
image.png


高老师事先面向全体教师发放问卷,回收老师们对于PPT的困惑与诉求,分析数据后,发现老师们主要将PPT应用于教学情境中,最大的问题是不会使用或较为粗浅地使用动画功能,希望得到在动画方面的指点与精进。

针对老师们的困惑与需求,高老师进行了针对性的培训。在此之前,她带领全体教师一起系统地认识学习PPT。高老师也提醒老师们,PPT容易带来双重认知负荷,因此要控制好呈现的图文量,最好预先筛选过信息,用明显的主色、装饰色呈现10%~15%的重要信息。

高老师从六个方面——文字排版、页面设计、图片美化、数据图表、配色方案、动画创意展开全面地PPT讲解与实操,指导教师制作引起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明晰学习目标与内容、基于学生的接受方式授课、引导学习者投入学习过程、指向学习者的自主学习的优质PPT。

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教学的带来的重要变革。相信在这次的培训后,教师们能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技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让信息技术和幼儿园教学有趣融合,不断走向智慧教育新时代!相信之后,老师们能够在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有更多的突破。

图片

来源: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上一篇:小学数学丨聚焦图形与几何教学,凸显课堂与 下一篇: 干训丨高起点规划 高质量发展 高品质共富—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