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教育资讯

小学科学丨云端上的小科单元整体教学研讨——2021学年第二学期城东片区、凯旋片区小学科学教研活动

  • 上城区教育学院
  • 2022-04-20 10:48
  • 阅读 964
分享到: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虽然疫情使得很多线下研讨活动无法进行,但熟悉的云端聚会仍如约而至。2022年4月14日,上城区城东片区、凯旋片区小学科学教师线上教研活动如期举行。城东片区活动旨在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出发,来观察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情况。凯旋片区开展了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研究。

作为研究载体的三堂教研课是非常有结构性的,因为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下第二单元《船的研究》中的连续三课。

image.png

城东片区课堂展示

图片

课题:《用沉的材料造船》

执教:杭州市笕桥小学王怡

图片

在王怡老师的课堂中,学生们有足够的探究时间设计、制作,并将原来在水中会沉的橡皮泥成功浮起来。通过总结出增强橡皮泥承重量的经验,还能促进学生不断反思与改进。在交流时,王老师巧妙运用了信息技术,将学生们制作的作品与记录单同屏展示,非常直观形象,大大提高反馈效率。在引导学生从橡皮泥的体验中总结出优点与经验后,再开展铝箔船的实验,聚焦分析原本会沉的铝箔为什么现在会浮起来。学生们进行讨论,并借助铝箔感受浮力,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认识浮起来的原因。

image.png



课题:《增加船的载重量》

执教:杭州市澎致小学冯志政

冯老师课堂以初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的形式逐步增加任务难度。学生研讨和活动开展都很充分,过程充满趣味。特别是引入了船舶安全线的概念,避免小船下沉进水,符合生活实际。本节课中前后两个学习活动:(1)通过两艘船的对比研究,发现船的载重量和“底面积或体积”有关,调出认知难点;(2)再通过设计一艘载重量最大的船,进一步发现与载重量有关的因素是安全线下的体积而不是底面积,并让学生初步感知排开水量和浮力之间的关系。冯老师课中准确的测量数据,详细的图示,自己录制的制作视频都有严谨的工程设计思维,潜移默化中引导培养学生追求精准、客观的实验态度和勇于挑战的精神。

image.png

image.png



课题:《给船装上动力》

执教:杭州师范大学东城第二小学 李俊瑛

李老师围绕船的动力和控制方向发展史展开《给船装上动力》一课的教学。让学生体验各种动力小船的制作,有帆船、电动船、蒸汽船。值得一提的是,这三种小船的模型结构简单易操作,且航行的小水池场地十分优越,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船的动力现象。在尝试安装、调试船舵的体验活动中,实验效果显著,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船舵控制船行驶方向的规律。李老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突出,实验教具准备充分,学生体验感十足。

image.png


凯旋片区课堂展示

课题:浙教版三年级下册《地球——水的星球》

执教者:浙江大学华家池子弟小学 周秋菲

周秋菲老师从直观的视觉感知入手,聚焦学习任务:认识地球是一颗水的星球。从“地球”传递的游戏到数格子,用数据统计来测量面积的多少,引领学生从感性认知向量化探究发展,特别是数格子活动中,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设计方案、实践检验,最终解决问题习得方法的探究历程,最后借助视频直观呈现地球上海水、淡水及可利用淡水的分布及占比,在互动交流中激发学生保护淡水资源的责任意识。

image.png


课题:浙教版四年级下册《电路中的开关》

执教者:杭州市南肖埠小学 黄亚男

黄亚男老师用微项目形式开展教学。设计三个教学环节,1.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从结构与功能角度观察开关,进一步认识开关的特性。2.呈现生活中各种台灯的开关,拓宽学生对开关种类的认知,发散思维,为后续的设计开关做铺垫。3.带领学生像工程师一样,为小台灯设计制作开关,亲身经历从明确任务—设计方案—制作检测—分享交流—反思评价—改进完善的工程设计过程,在微项目学习中提升问题解决、动手实践操作等探究能力。

image.png


分组研讨


课堂展示和说课之后,参与活动的各校科学老师进行了组内研讨,让每个教师畅所欲言,在观点互动碰撞中引发思考:相同的教学目标有不一样的实施路径,没有完美的教学活动,只有不断修改让教学设计更趋完善。

image.png

image.png



城东片区交流随感

也是因为受限于疫情,本来这三堂课应该是在同一个班级进行的。那样,老师们能更充分地去联系单元整体教学的逻辑和思想,去串联起学生在连续三堂课里的问题产生与学习发展情况。

image.png


好在,我们用更广泛更便捷的方式收集到了参会老师的听课随感。大家普遍认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特点应该是:

单元目标明确一致,有一个共同主题,利于整体规划和综合性、跨学科学习;

各课教学有严谨的逻辑联系;

学生的体验、探索、讨论活动充满整个单元,自我学习和合作学习应该得到更多地锻炼。



凯旋片区交流随感




image.png老师们纷纷对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了意见分享:

纵观课堂,教师用问题链串起了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研讨,学生自主建构并完善认知,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两位老师明晰课程目标、基于学情,优化活动材料,引领学生自主构建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最终提升科学核心素养。

两位老师对标课程标准,从教材和学情分析入手,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学习材料的组织,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经验,在互动研讨中将经验提炼为新知识,并在新情境中应用,及时反馈学习效果,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两位执教老师表示将在后续的教学中更深入的学习课程标准,更全面的解读教材,更近距离的了解学生,让教学更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习。

如何让教学更有效的促进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每一个凯旋小科人都将孜孜以求、追寻不断趋于完美的教学设计。



上一篇:小学科学丨聚焦思维课堂,促进深度学习—— 下一篇: 小学英语丨看见思维,听见智慧(二十三)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

用户评论